现在是经济过热的时代,是一个无序的时代,人力资源市场如同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一样正在重新洗牌,人才也如同货币一样流动性过剩。在经济的大潮中,存在机遇,同样面临挑战。
又到了岁末,又到了跳槽的季节,已经有人摩拳擦掌了。在纷繁芜杂的表向里,每一个准备跳槽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近几年,笔者对从DG公司离职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现把他们的情况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李先生2004年离开DG公司,凭借较强的专业特长,跳槽到某民营工程建设企业任工程师。近几年,由于建设项目激增,他所在的公司业务发展很快,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历任工程师、责任工程师、项目副理,现为项目经理,年度薪酬也从8万元到20多万元。专业特长使李先生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事业发展一路路灯。李先生说:在原公司的时候,挣钱不多,工作节奏和缓,每天和家人在一起,是一种乐趣,但DG公司的人际关系网复杂、发展机会不公平等问题也让人心烦。现在工作很忙,一周才能和家人团聚一次,特别忙的时候,一个月也见不上一面,很想女儿。但挣钱多了,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事业发展了,工作顺心了。现在公司业务好,大家都很高兴,但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跳槽,专业很重要,过硬的专业特长却是一种资本优势,我的发展全靠它了。
王先生和李先生具有同样的专业特长,2003年离开DG公司到某合资机械制造企业发展,任工程师,年薪10万元。2005年因公司产品结构性调整,转产其他产品。王先生所学的专业不适应新的岗位,被B合资企业辞退。王先生辞职后,几经波折,先后在染料、液化空气、机械制造等企业工作,但因薪酬、职位、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原因,选择了离开。2006年底应聘到合资的海上采油平台作采油操作工,年薪及补贴等合计15万元。王先生讲:他现在从事的专业和原专业完全不同,原来学的机械专业,现在干的才有专业。生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平台上工作28天,回陆地休息28天,再会平台工作28天,如此循环。在平台上他不大适应,皮肤病、晕船。但给钱多,几年下来,就可以在市中心买一套像样的房子了。他不准备常干这个,等过了40岁,钱挣得差不多了就改行。
陈先生也是从DG公司跳槽的,和王先生原来在一个平台工作。王先生就是陈先生介绍去的海上采油平台。不过在平台上时,陈先生干的是安全专业。他现在跳槽到了一个外资公司作安全总监,年薪12万。陈先生说:我现在的公司离家很近,每天开车不到半小时。虽然收入不如原来,但公司对他很器重,他的工作热情很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很充实。不过,最近国家对资源开采进行了限制,按现在的状况,可能在十年内估计该公司的资源就会枯竭。
一次,笔者去上海出差,特地拜望了从DG公司出去的杨先生。他现在已经弃工从商了。现在是某电子产品代理公司老板。杨先生说:他当时是看不惯DG公司某单位领导作风而决定辞职的。到上海后,他到一家台资企业,薪水不高,但工作环境很好,老板也很有人情味。但因为贸易政策变化,单位倒闭了。后来到韩国企业、日本企业,工作很累、经常加班,薪水也没多多少。后来在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站住了脚跟,薪水还不错,挺人性化的。但任凭如何努力工作,职位就是上不去,好多中方雇员和我感觉一样。后来,有了一点资本,就下海了,几年下来,路趟开了,生意还不错。现在国家形势利于创业投资,我是赶上时候了。现在看我这里还不错吧,但是也有穷的啃馒头、吃咸菜的时候,你都没看见,一言难尽哪,跳槽也好,创业也好,总是有苦有乐呀。
还有好多案例,不说了。但总结起来就是:跳槽的喜与忧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有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全国人才总量、分布、行业前途、法律因素等;内部因素有所学专业、年龄、性别、经验、性格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看不见的网,左右着每个人的命运,而每个人只是网上的一个节点。跳槽的、想跳槽的和卧槽的,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