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渐渐远去,许多毕业生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近日,记者在人才市场却发现,有的毕业生又重新回到人才市场求职,而记者了解到,这类大学生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一个新的名词来形容他们——“闪辞族”。钱太少、工作无聊、气氛差、没前途成了闪辞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现在“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积极创新,但同时太理想化,如此频繁的辞职,并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毕业生
旅游管理专业小陈:
压力大没前途工作一月就跳槽
“第一份工作是餐饮行业的,所以经常加班到半夜,感觉跟预想的工作方式差别很大,所以换一个工作。”从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小陈告诉记者,他7月初在某大酒店应聘成功,并且当天就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工作一周之后,就感到工作压力大,而且感觉公司没有太大的晋升空间,在此期间,她就开始关注就业网站,不断投递简历,一个周后,她找到了一份在百货公司当主管的职位。7月中旬小陈递交的辞职申请,7月27日办理了离职手续,而她仅仅在岗位上工作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汉语言专业小吴:
工作束缚性强还未入职就辞职
今年22岁的小吴,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电力建筑公司找了份办公室文秘的工作,本来7月3日毕业离校后他就应该去单位报到的,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那份工作,改变心意想要考研。
“我感觉那工作不太适合我的性格,并且我现在还是想上学。”小吴告诉记者,他去年考研失利,没有考上心仪的学校,所以在网上投简历,看看能不能找一个工作保底。投出去几十份简历,终于收到了建筑公司的面试通知,经过几轮筛选他通过了公司的面试。要签约时他考虑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在家人的说服下和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在上班前,他感觉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这种束缚性强、比较稳定的工作,于是他就开始与单位协商辞职的事。由于单位有明确的规定,要想辞职,必须提前三个月提出离职申请。所以他要等到9月份,才能把辞职手续真正办好。为了准备考研,小吴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来回于学校图书馆和住处之间。
经济学专业小李:
还年轻时间多入职一年换仨工作
“我感觉现在还很年轻,有足够多的时间,所以我想多挑战一下,然后找准自己的定位。”去年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小李告诉记者,从毕业到现在他从事过文秘、银行柜台、证券公司职员三份工作,而现在他想跳槽到一家财经类报纸做记者。在这一年间,他辞职换工作的理由也都不同,第一次是因为感觉秘书职业太稳定,不太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怕年轻时的锐气被一点一点消磨掉了;第二次是感觉银行压力太大,很难得到晋升;第三次是感觉与单位的同事相处得不是很融洽,希望换一个新的环境。在这一年里,小李的状态基本上就是一边工作一边网上投简历。
数字
38%大学生半年内离职
记者查阅了今年6月份发布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根据其对2012届20多万名毕业生的网络调查显示,有38%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就选择离职。其中“211”院校毕业生离职率22%,非“211”本科院校达33%,高职高专院校45%。而近九成离职者是主动辞职,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 “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和“想改变职业和行业”。
提醒
“闪辞”打击职场信用
针对应届毕业生“闪辞”的现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业指导中心袁爱军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提前对公司、单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找到合适的工作,尽量降低工作后的心理落差。其次应届毕业生 “闪辞”关系到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大学生应该关注自己的信用,使自己的信用能够保值增值。最后,如果应届毕业生对当前的工作确实很难认同,也应该在慎重全面考虑后选择离职,而不要盲目辞职。
专家
五大原因致大学生闪辞
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庞玉珍,她认为造成毕业生闪辞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对单位无法认同,到了新单位,大学生最先感受到的是单位的文化氛围。多数同学会把陌生的单位文化氛围与熟知的大学文化氛围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进而对单位文化失去‘认同’。”庞教授说,第二是与自我期待有落差,新入职的大学生,心中满腔热情,希望自己能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可是到单位后,才发现自己被“忽视”了,自己好的设想得不到实现。第三是不看好单位发展前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单位面临生存的竞争。有些同学在求职时,对单位的未来过于理想化,没有看到单位存在的危机,所以报到后,大失所望。第四是对工资待遇不满,工作后,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面临着成家、育子、照顾老人等问题,“处境”非常难。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也希望能找一个收入高的单位工作。第五是不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并不喜欢。有的善于与人交往,愿意到外边跑,适应做营销工作,可是领导非让他做资料整理工作。有的专业不对口,对工作毫无兴趣,上班时常常闷闷不乐。
用人单位
“90后”员工成闪辞族
“90后”进入职场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批和“80后”员工有点不一样的“90后”。“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连续遭遇了几个跳槽的“90后”闪辞后,酒店杨经理告诉记者,仅仅工作一个月就离职,毕业生根本无法对这家企业进行很好的了解。而且大部分员工刚进公司都是接触起步工作,这一点,“70后”、“80后”对从“板凳队员”做起似乎就没有那么大反应。而“90后”太在乎自我感受,太理想化,发现现实和自己预想的情况有出入就不能接受。企业招人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频繁辞职对企业也是很大的损失。不少人事经理表示,目前招聘的人力成本已经越来越高,新员工辞职率过高为企业带来了损失。为了避免损失,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考虑用什么挽留这些“闪辞族”,帮助他们度过“职业浮躁期”。“他们个性张扬、积极创新,但只要对公司有了感情就会留下来。”常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孙经理认为,从校园进入到社会,身份和环境的转变让职场新人感到不适应,易出现浮躁的心态。一方面职场新人应当积极地调整自己,一方面企业也应当帮助这群新人,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完善用人制度,帮助他们度过职场浮躁期。
信息来源于 上上兼职网 http://www.jzg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