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又到大学生找工作的黄金季。于是网络上、校园公告栏里就出现了很多兼职招聘信息,并点名只有大学生才有机会报名。信息一经发布,不少大学生纷纷报名。一方面大学生做兼职可积累社会经验,顺便赚点零花钱;另一方面商家招聘大学生做兼职既可比正式工省钱,又容易指挥。但总有一些不良企业设骗局毁掉这两全其美的好事。“伊查到底”记者近日就收到了一条大学生发来的举报信息,他认为用工单位利用他们涉世不深、对社会认识程度不高的漏洞进行诈骗,并愿意配合记者调查。记者随即对这类企业进行了暗访。
投诉:大学生求职被骗
本市某高校大四学生小东这个学期的课程不是很繁忙,空闲时间较多,于是他希望能够打一份工。一来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充裕一些,二来可以丰富一下自己的社会经验,最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这份工作赚点零花钱,为父母减轻负担。小东告诉记者:“花自己的钱比花父母的钱硬气!”登录一家网站后,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小东有些迷茫,他不知道究竟哪份工作更适合他,经过同学指点,他就给几家单位都发了个人简历。自从简历发送之后,小东的日子便开始忙起来了,他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查邮箱,看看有没有面试通知,到了晚上还要再查询一次。在与同学们交流时,有的同学已经拿到了面试通知,这更让小东心情忐忑。小东说:“看着几个同学都拿到了面试邀请,我心里可难受了,难道我真的不如别人优秀?”
正在他心情跌落谷底之时,一个转折的机会来了。“黄金周前,我收到了一家摄影工作室的面试通知,并通知我9月24日前往公司所在地面试。当天下午,我按照通知上的地址就去了。来到这家公司后就发现,他们坐落于西青区一座居民小区里,周围挺荒凉的,走进小区后我心里都有点胆战心惊的。再到公司后,我发现房子装修的很简单,扫视四周看到了桌子上除了摆放着一台照相机外,根本没有其他设备。”工作人员向小东解释说:“这里只是个临时办公地点,我们的工作室在华苑,看到你是学摄影相关专业的,我们才有兴趣给你这个机会。如果你想了解工作室的情况,就跟我们经理聊。”说话间,小东就被请进了经理所在的房间,这位自称姓李的先生跟小东说:“我们工作室规模挺大的,那些设备绝对比你们学校的强得多。你过来实习,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的摄影技术,还可以有钱赚。有工作我们就给你打电话,做一天工资是300元。如果没工作自然就没有工资。”小东心里琢磨着:“做一天300元,一个月不用多,做上三五天,生活费就赚出来了。”于是他一口答应下了经理,并对这份工作表现出了跃跃欲试的情绪。
“别着急,按照工作室的规定,你需要交300元的保证金,因为有些工作你需要拿回家做,有些照片可能会涉及到客户的肖像权,我们会对你有个要求。一旦违反了规定,我们就会从保证金里扣除。”经理说。小东想:这300块钱也就是一天的薪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这300元交给了“会计”手里,并拿到了一张没有公章的收据。小东说:“我当时看着收据上没有公章,也产生过质疑,但想到会不会矫情后,就会失去工作呢?于是我就没再计较。”
小东首次应聘就被录用的消息在全宿舍传开了,不少同学也对小东的进步表示祝贺。小东每天的期待从邮箱转向电话,他多么希望能接到工作室打来的电话啊,那样就可以去工作了。但等了很多天,他也没有等来电话,于是就主动给对方打了电话。“对不起,您拨叫的用户已停机。”小东等了这么久,等来的却是这样一条消息。于是他再次拨打,仍旧是停机的通知。这时小东仍旧没有往被骗上去想。他决定去面试地点再去看看,但没想到却是吃到闭门羹,敲了一下午门也没有回应。见到记者时,小东气愤且沮丧地说:“我是不是被骗了?”同时,300元钱的所谓“保证金”也打了水漂。
暗访:交纳保证金动辄两千元
根据读者的投诉,记者同样登录了网站并以学生的身份进行求职。第二天,记者的手机里就来了一条短信,约定面试。记者来到信息所指的办公地址,先通过一层前台进行登记,然后由工作人员把记者带到了这家位于写字楼9层的商贸公司。等了约20分钟后,记者才见到了所谓的经理。通过交谈记者发现对方的言语中充满了诱惑性:比如,一旦工作超过一年便有前往韩国进修的机会;再比如兼职的待遇高于其他公司,上学期间实习、等毕业后进入公司直接提升为经理等。
当被记者询问道是否会签订劳动合同时,对方表示:可以,并拿出一张A4纸打印的所谓“劳动合同”给记者看,在上面明确写着:乙方(即劳动方)需向甲方(即企业方)缴纳2000元承包费。这笔承包费究竟作何而用?对方给记者的答复是:“这钱主要就是一个保障,起到约束作用,约束你在合同期内的行为,万一你单方面终止合同,这也算对我们公司的一点赔偿。不过你放心,在合同结束时钱会如数地退还给你。”既然是约束作用,就应该既约束劳方也约束资方,那么作为应聘者为何先要缴纳2000元,手中却一点约束企业的措施都没有呢?对于记者的提问,对方哑口无言。随即记者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当下拿出2000元显然不可能,这笔承包费能否减免?”对方说:“看在你是学生的面子上,承包费减免到1500元,不能再少了。”就在记者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时候,经理又开腔了,他说:“我看你的条件还不错,才决定把这个工作机会留给你,如果你已经决定好,我马上把网上的招聘信息删除掉。”说话间经理打开电脑,似乎是略带诚意。此时,记者反问这位经理:“我可以先工作后交钱吗?”经理一口给否决了:“不行,万一你中途不干了,我们上哪去找你,那样公司的损失谁来负责?”几经周旋之后,经理觉得记者的诚意不足,就对记者说:“我真的想给你这份工作,可你不交钱,这是公司的制度我也没办法呀。”
当记者回想起此次应聘过程时发现,针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方面的考察几乎没有。一少部分时间是介绍福利待遇如何好,更多的时间是和记者商谈所谓承包费的缴纳问题。由于记者没有缴纳这笔钱,自然也没有取得那份所谓的“劳动合同”,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应该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协商条款、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劳动争议处理、其他等部分,根本不会牵扯所谓的承包金、合同金以及保证金等。因此记者建议各位初次涉入职场的大学生们,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钱包,千万不要被对方开出的优厚条件迷惑。
揭秘:五大骗局困扰大学生求职
通过一系列的采访和暗访,“伊查到底”栏目记者发现,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社会经验这一短板,往往在求职的过程中会遭遇到各类陷阱,甚至骗局。总结起来,有五大骗局最具迷惑性,希望诸位尝试认识社会的学生们要擦亮双眼。
首先便是职位骗局。例如:营销副理就是普通营业员的助理,总裁助理就是企业后勤,这样名称貌似好听的职位,对于应聘者应该询问详细具体工作。有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他岗位。对于诸如此类招聘伎俩,大学生们一定要警惕,必须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
其次,参加招聘会招聘时,尽量参加由政府部门和学校举办的招聘会。有些企业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由企业为大学生开办的招聘会通常是免费的,但同时需要警惕中介骗局,这类所谓的职介机构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
第三,警惕培训费骗局。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大学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有的学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培训费。当毕业生对此进行质疑时,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为此,专家提醒,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第四,大学生参加工作时一定要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签订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有时会口头许诺一些工资、住房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当毕业生到岗后发现这些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而找单位领导理论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谁承诺你找谁去,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口说无凭,合同为据,关键还是签好合同。
最后,提防皮包公司骗局。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参加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