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求职季到来,新一届的高校毕业生们正面临着重要的人生抉择,思索着如何迈出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当中或胸有成竹,或彷徨困惑,大家都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发展。
大型企业成毕业生求职首选
记者了解发现,从新学期开始,各种招聘会、宣讲会、网络招聘等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展着。甚至有些应届毕业生已经收到企业的聘任通知,现在可以专心地创作自己的毕业论文。读会计专业的小李便是其中一位幸运儿,他说:“今年十月份,我开始向一些已经启动了校园招聘的银行投出简历,后来收到某银行的笔试通知,在经过笔试、面试、面试复试之后,我终于获得聘任通知,算是放下了一块心头大石。”
像小李一样热衷于加入大型企业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但能够通过重重考验最终如愿获得职位的并不多。学生小黄说:“从九月份开始,各大企业均开始了校园宣讲会和网络招聘,我们班上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往一些知名度高的企业投简历,有部分同学幸运地获得笔试通知。”小黄坦言,同学们普遍青睐到大企业工作的原因,除了被企业本来的知名度所吸引外,主要是大企业能给应届毕业生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即使到基层去锻炼也能获得一份不错的经验,日后可以在求职履历中添上光彩的一笔。
大型企业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薪酬福利,对毕业生而言无疑充满着强大的吸引力,但其在筛选人才方面却十分严格,不少学生在过五关斩六将后仍成为“炮灰”。参加过某企业面试环节的大学生阿伟说:“大型企业招聘员工的门槛很高,除了考虑毕业生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知名度外,还会考验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应变能力。”阿伟介绍,他早前参加了某企业的面试,其中一个环节要求几个互不相识的面试者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讨论、解答一个实操性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观察求职者的团队合作能力。
相比起大型企业的门槛高,亦有不少应届毕业生愿意到小型私企进行磨炼。小亮是某高校中文系的学生,目前在一间广告公司实习。小亮说:“虽然我实习的这所公司规模不大,但胜在门槛低,面试的时候只是问了我几个实际的问题便承诺只要我在实习期间表现好,拿到毕业证之后就与我签合同。”小亮告诉记者,虽然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不大,而且待遇也不及大企业,但是在这里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跳槽到大型企业会更加容易。
同时,有意向到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林认为,小企业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用心工作,一样能学到很多知识,这对一些自身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来说,是提升自身实力的最好途径。
公务员吸引力减弱
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总是大学毕业生的聚焦点,但今年“公务员热”似乎有所降温。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生热衷进入单位工作的原因是如今就业压力大,自身竞争力较弱,而这些单位招聘只要毕业生符合报考条件就能参加考试,大学生感到相对公平。其次是在单位工作比较稳定,有的大学生渴望毕业以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对于今年“公务员热”有所降温这个问题,该相关负责人称,如今的应届毕业生是90后,很多人强调个性,不喜欢循规蹈矩,因此更倾向于选择氛围活跃一些的工作环境。应届毕业生小张说:“我的父母非常希望我能考上公务员,过上稳定的日子。但我自己却更偏向于到企业工作,因为公务员的工作看起来比较枯燥,而且感觉学不到实用的本领。”
然而,仍然有不少毕业生愿意从事公务员工作。法律系学生阿成告诉记者,班上有不少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刚结束的“国考”。他说:“我从暑假开始就一直在上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我所学的专业在就业方面竞争很激烈,并不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对我来说,公务员考试相对容易一些,只要努力复习,考上的机会还是挺大的。”
创业、考研各有所爱
据不少90后大学生反映,他们并不喜欢被朝九晚五的工作束缚,很多学生曾萌生过创业念头,但碍于经济原因,都只能把“梦想”搁置。但据记者了解发现,一些家庭条件允许的大学生鼓起勇气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小李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从大学开始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到一些婚庆公司、广告公司实习,学习摄影和后期剪辑技能。在今年七月份,小李与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个工作室,主要负责接拍一些婚礼摄影和小型宣传片。小李说,尽管现在是投入阶段,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报,但能够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是一种享受。
与小李相比,阿珊的创业方式相对显得投入少并更简单一些。前不久,阿珊在淘宝上开了一间网店卖面膜。她说,之前经朋友介绍,找到一间质量可靠、价钱合理的面膜供应商,于是自己便开了一间网店代理这个牌子的面膜。今年“双十一”的时候,她的店也搞起了促销活动,收入还算可观。
除了创业外,也有少数大学生选择继续升学。新闻系学生小文告诉记者:“如今就业压力很大,自己的本科学校知名度较低,竞争力不大,考取研究生会为自己带来新的转机。”而选择出国读研的小朱说:“在国内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想到国外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希望在开拓自己视野的同时,能使自己更清楚将来想过怎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