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当你专心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渐入佳境,完全不会想到要休息一下。
每当我集中注意力埋头笔耕,时常会忘记中途休息。因为当时处于肾上腺素飙升的状态,根本不觉得自己需要休息。只有在持续工作3小时以后,感觉到达极限,实在受不了才会停下稍做休息。
事实上,这种等到感觉疲惫之后才休息的方式,反而给工作进度造成阻碍。
因为,持续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大脑就会进入疲惫状态。如果不采取合理方式让大脑休息,工作的专注力就会持续下降,工作效率自然随之变低。
从整体效率而言,持续工作直到疲劳才休息,这样一天的工作效率会比平时更低。我们常常容易有这样的想法:好不容易专注工作,如果因为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中断,就太可惜了,所以不会考虑中途休息。然而,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想法,阻碍了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高效人士,主动安排中场休息的时间。
番茄时间管理法,是一位意大利的技术顾问所独创的高效时间管理法。许多IT企业的CEO和公司高管都比较推崇番茄时间管理法。
番茄时间管理法:集中25分钟时间工作,然后休息5分钟。5分钟休息后,继续专注工作25分钟。25分钟的时间段内保证集中专注工作,结束后间歇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
使用番茄时间管理法,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手头工作,同时又不会轻易被其他事情所打断。不是等到疲惫后才休息,而是在感觉疲劳前就安排休息,这正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感觉疲惫前,安排休息
当你觉得“哎呀,好累啊!”,在感觉疲倦后才开始休息,这样的休息方式很难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我们试试换种方式:在感到疲劳之前,预先安排间歇性的休息。如此一来,不仅不太容易感到疲劳,还能保证工作全程都精神饱满。
具体方法:设置闹钟,每工作25分钟后闹钟提醒,强制自己停止办公,休息5分钟。
站起来离开办公桌,放松一下。
当然,这期间,你可以选择泡杯咖啡,或者吃颗糖,还可以收拾下办公桌面,听听音乐、擦擦电脑键盘什么的也不错。
切记,休息时间停止任何思考,让大脑放空。休息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智能手机的画面,会让我们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不仅不利于大脑放松,反而会增加疲惫感。
我想,肯定有不少人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专注工作25分钟,然后就响一次闹钟,可能会对工作进度有影响;每隔25分钟后还要休息5分钟,大约也很难保证高效率的工作。
然而,事实是:当工作在尚未告一段落时中断,比工作刚好告一段落时中断要好。因为前者恢复工作状态所需时间更短。工作正好告一段落,意味着就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启动,这样工作进展反而不那么顺利。
当然,番茄时间管理法,是以25分钟为一个集中的工作时间段。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个人情况,可设定为35分钟、45分钟的间隔,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工作节奏。关键在于:保证整体工作效率提高,必须主动安排时间休息。
高效秘诀:番茄时间管理法设置合理休息时间。
越忙碌越做不好工作?高效人士的时间表清清爽爽
除了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还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表。举个例子:
B和C,都是某广告公司业务部的员工。
B工作勤勤恳恳,每天从早忙到晚,不得空闲,经常熬夜,加班加点。原本手头的工作已经很多,遇到上司临时吩咐的任务:“明天上午之前把预算表交来。”B并没有拒绝。虽然明知道自己时间完全不够用,B还是勉强、违心地接下了工作。结果,为了完成工作强撑着,造成长期睡眠不足。
然而,尽管B工作勤勤恳恳,业绩上却始终难有起色,终于有一天,B得到了接一个大项目的机会,此时的B,基本上已经筋疲力尽。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工作状态不佳,还在意见征集会上领会错了客户需求的关键信息。结果,B提交了一个与客户期待完全不符的计划书。原本唾手可得的项目,因为失误,被其他公司捷足先登。渐渐地,B的工作能力不断受到质疑,也很难再得到上司委以重任的机会,身体也因为长期加班,健康状况堪忧。
与之相对,C和B不同,C的日程表清清爽爽。一周工作日中,有两天时间是完全空白,不安排任何工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灵活支配的“机动时间”。因为有灵活“机动时间”,时间上就相对宽裕。此时,遇到其他部门或上司的临时任务安排,C也完全可以应对自如。好的工作机会来了,C也完全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把握住。
没有临时任务安排时,C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打磨产品计划书,争取精益求精,不断思考如何写出抓人眼球的妙语金句等。而且,因为工作效率高,通常可以按时下班。下班后还可以去充电,参加广告文案的书写技巧之类的培训,或者去健身房锻炼身体。
如此安排,C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新的知识领域不断成长。同时,因为C能够提供好的创意理念,获得客户方的肯定,公司内部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同事们对其评价也非常好。
有很多人和B一样,觉得不将日程表时间排满,就感觉内心不安。日程表全部排满了,临时任务来了又不拒绝,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最后导致自己很被动,被迫超负荷工作。如此做法,只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自己完全没有休息喘息的机会。
自顾不暇,逐渐失去信任,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在公司里,完全不考虑工作对象和内容,安排什么工作就照单全收全部揽下来,这样的人,大多是不受欢迎的。
在同事们的眼里:你不过是个跑腿打杂的。自己分内的工作都已经堆积如山,不能保证按时完成。工作表现不佳,自然无法得到公司认可,要想争取到好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揽上一堆影响效率的工作困住自己,就完全无法施展工作能力,实在是浪费时间。请鼓起勇气,主动给自己预留出可以灵活支配的“机动时间”吧。
高效秘诀:给日程表腾出空白吧。
看了这么多高效秘诀,你学会安排工作中的时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