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位大学生家长火急火燎地打通记者手机:“你是某某吗?我是某某某。”记者没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此人是谁,手机那头问:我的孩子参加了社会实践,能否发个稿子?可到底去实践了什么她称不了解。当她听到这类稿子若没有特殊性很难见报时,气呼呼丢下一句“那就算了”便挂了手机。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发表“社会实践”稿子是否对于孩子很重要?这名学生去社会实践后,还没学会最基本的沟通能力,需要家长为他“代言”?
这个暑期,尽管部分高校掐断了学生最离不开的网线,依然不能阻挡留校一族的实习规划,他们的实践方式除了学校团队设置的社会活动,就是想方设法进单位实习。前些天,温州医学院、温大等部分学生给报社发来了“实践成果”内容,大体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生存技能“之类的。
是否真像文字所表述的那样,非常成功呢?
社会实践计划“宏伟”,草草收场
在发给报社的通讯里,有同学以记者或老师的角度这样写道:本次生存挑战不仅让我们认识了这群可爱的学生,更让我们认识到了当代大学生同样有着吃苦耐劳,有礼貌,有决心的难能可贵的品质,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对他们的未来我们也应当报以支持和肯定的态度。
可当记者问,这样的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今后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有什么实际用处?学生无以回答。不过,与记者关系密切的学生道出心里话:一些看似轰轰烈烈的大学生实践策划活动,其实跟旅游性质差不多,学生们专拣好玩的、没去过的地方,而且活动过程往往偏离了初衷。“我们出发前的计划很理想化,都有一种“杀出绝地求生存”的感觉了,可真正实施起来才发现,许多计划是没法现实的。”
校方“社会老师”比较缺乏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指导老师袁红富介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缺陷,除了在认识上的不足与偏差问题,温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比较少,这导致学生的“社会老师”比较缺乏。
他认为比较有效的对策是,将社会实践这门课程更加正规化,如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专业教学老师要多参与指导。学校对于学生,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将实践成绩与奖学金等挂钩,设立一些奖励制度。
“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经历社会生活的过程,要抓住机会接触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抱着受社会教育、感受社会生活的态度投入实践。”
袁红富希望企业方能抱着多为社会做些贡献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实践,舍得牺牲一些小利益,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最直观的教育。
实习单位难找找到也不一定能上手
关于到企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等问题,几位学生透露了实情:
大三学生许叶佳:我是会计专业的,明年就要毕业心里有点慌,所以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就开始在网上向温企投实习自荐表,总共投了百来份,却没有一家单位要我,说句笑话我都怀疑自己的人品了。直到6月底,我老爸出面才有一家企业愿意接收我。哪知那家企业压根没想让我做事,我在那里无聊地一直打瞌睡,排解的方式是,给像我一样无聊的同学发短信。
温大某学生:那次我参加学校的一个职场比赛活动,并获得了多个企业联名签发的“实习通行证”。欣喜之余却发现,那几张“实习通行证”根本没有企业的联系方式,主办方也没有与参赛者有任何进一步的说明,“实习通行证”,这样一个“绿色通道”也就成了一纸空文。而我们自己出去找单位,没有门路企业不让进,一旦进去了,也不一定能上手做事,这就是实习生面临的尴尬。扫地擦桌子、帮忙整理资料,甚至帮他们点餐倒水,这些是有事可做的“幸运生”的每天工作内容。
企业方学生校企三方事先要沟通
浙江“贝贝依依”公司老总黄时谊对学生暑期实践有自己的看法:企业丰富的企业资源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亲身经历,积累经验。作为企业方,希望通过与学校合作,每年组织一定人数的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分配,安排各组负责人,让学生到相应部门学习。但不太接受个人自荐的学生前来,这种零散性的,企业很难做好具体安排,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目前也有企业不是很接受在校实习生,这里面有不少具体的原因,譬如,学生暑期实践的时间较短,实习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对企业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部分学校、学生对暑期实践不够重视,学生自己的心态没有端正,不明白自己实践的目的,认识不足,等等。
黄时谊建议,要处理好每年的大学生暑期实践,需要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事先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只有对暑期实践的认识都有所提高了,才能达到各自的目的。另外的关键是,学生要先端正心态,明白自己实习的目的,学校要加大重视力度,尽量安排好学生实践岗位,增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