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咱这边收看不到“英国达人”的直播,但是通过网络和新闻,苏珊大妈的故事很快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的关注和评价。比如,英国有媒体称,她颠覆了“以貌取人”的传统观念,给那些持这种惯性思维的人上了一堂课。
其实,从社会公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窃以为,这更像主办方精心谋划或刻意迎合观众心理的一场造星行为。“英国达人”和“超级女声”基本如是,这一点也已被媒体质疑。面对传统消费文化,观众会越来越厌烦主流和时尚,甚至反潮流而行之。反潮流成了时尚,审美也变成了“审丑”,比如前些年突然在国外走红的名模吕燕。苏珊现象反映了大众文化的一个新趋势:以往公众热衷于看明星,现在却对看普通人的表演越来越感兴趣。
昨天,我与一位资深的记者饭局,他给说了一个例子,他去采访市运会的南拳比赛,平时服装店的老板娘潘田萍一点也不起眼,赛场下甚是腼腆,但是一上场把所有人震住了,打起拳来虎虎生威,哼哈中拿走了两枚金牌。这种反差,给从没见过潘田萍的确会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撼。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相信,普通人当上榜样后,比神更能激励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从没说过“学习上帝好榜样”。因为榜样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了可比性,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当然,更多的人不是为了找到努力的方向,而是想入非非一下,“这么个普通人都能成功,那我也差不离”。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苏珊大妈的感染力就在于此,它告诉每个人,你也可以。所以,与其说我们是被苏珊大妈感动了,不如说我们被自己感动了。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获得成就感、获得幸福感。有句老词儿,这么说来着——有一种震撼,来自天外;有一种感动,源于心底。
是的,我们在心里要学会自己感动自己,特别在你怀才不遇的时候, 在还没有人发现你的闪光点的时候。 曾听朋友说过一段子,一个酒徒喝高了时候,对他老婆说:“我再怎么不行,儿子也给生下来了,是吧?”你看,这是一个有趣的酒徒。都说,通晓别人的人叫聪明,通晓自己的人叫高明。芸芸众生基本都不算什么高明的人,但是在我们的心里总是通晓自己的。
因为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会带来厌世的情绪,这是最要不得的东西。再则言之,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身上都有某种潜能,某种闪光点,在平庸的外貌和朴实的生活隐映下,在某个合适的时机表现出来,这种的反差要比你身为明星或者公众人物来得更加强烈,因为民众本来对你没有看好,并没有多少期望值。当你身上的这点潜能突然“井喷”,就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忍不住叫一声:WO!
当有一天,我们老得走不动时,记忆深处还留着那些曾经感动自己的亮点,蓦然回首,那才是一生中最开心所在。即使,那点亮到死都没有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