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老师的邮件,让我谈谈研究生两年的职业规划和求职历程,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真实地写自己。不过,就当是抛砖引玉吧,期待着能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启发,尤其是对我们打算跨专业找工作的同学能有所帮助。首先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永远别等机会,只有主动去创造机会。
好的未来,源于规划,好的未来,源于长远的眼光。
团队,心中时刻要有团队。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我是一个俗人,所以我有很多困惑,很多畏惧,那是我生命成长的一部份。
A 、研一上学期
我是一个平庸而又自命不凡的人,一个非常自信,内心深处又很自卑,敏感的人,在华科近两年的学习生活让我获益菲浅,思想上的,学习上的,尤其是在人脉积累上都有很多进步,同学送雅号“交际花”。这两年让自己对自身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更客观的职业规划。说起我的职业规划,有必要回忆下我的高考,第一志愿落空,去不了名校,成了一个一般院校的数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四年的生活很压抑,很郁闷。尽管在同学的眼中,我的大学四年生活那么精彩,那么精致,成了同学心中的“蓝筹股”。在这种郁闷中,自己在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最终还是考了华科的数学系(恐怕自己是得了考研盲从症了)。继续着自己的学习苦旅,研究生生活还没开始,就开始皱着眉头苦恼起来了。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听师兄们说,我们专业毕业了基本上都是进高校当老师,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做老师,我相信自己不擅长,也不快乐。事实上,在我考完研后,已经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中石油江西分公司。有过犹豫,最终还是选择了读研。来华科的第一天起,没有旁人的喜悦,很沉重,要自己谋生活,也没有看到自己专业的前途这个时候就想找点事情充实下自己,参加学校的一些学生团体。对自己两年后的就业很担忧,周围的人对我的期待与现实有太大的落差,难以承受。都说我们的方向只有高校教师这一条路,导师也这么跟我们交代,心不甘,想过了考证,也想读双硕士,都没成。于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搜集了一些就业信息(不限专业,或者要招我们专业的公司),那个时候没什么太高的企求,就希望将来能有家公司要我,不要再做数学啦。找了有一两百家,心里渐渐有了点底。然后归纳总结了一下,公司对岗位候选人的要求。按那个要求去完善自己吧。研一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开始,去参加一些宣讲会,提前进入状态。第一个学期就在这样的压抑与挣扎中度过了。在绝望中,总算看到一点点希望,就想拼命去抓住它。
B、研一下学期
通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渐渐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一个轮廓,期待进入金融行业,所以这个学期给自己排了不少金融类的课程,也开始寻找暑期实习的机会了.首先做简历,找实习,没有实习经历,要找一个好的工作,当是黄粱美梦,同时几个事情在做,很忙乱。这个时候就希望想个办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于是,开始接触时间管理这门学科,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通过时间管理让自己过得更开心,更充实。我们常常去关注紧急有重要的事情,殊不知,其实对一个人的发展,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才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时间管理系统让我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点对我今后求职带来很大帮助的是,自己有一套比较好的人际维护体系。每次认识新朋友都会回来作一些简单记录,便于记住对方,为下次更美好的沟通作好准备,并不定期保持联络破冰。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找暑期实习,找了很久,被拒绝的人都已经麻木了,不过我已经视这种拒绝为当然,自己心里之前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足可以抗压。在投简历的过程中,如果是使用Email的话,会比较注意发邮件的时间,一般选在晚上十一点以后,或者早上八点以前。很多上班族早上上班习惯先看邮箱。这样你的简历往往就能最快地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同时,在这个时候,学校职业发展研究会开展的职业规划大赛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比赛期间参加了很多非常有益的培训,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我,通过这个平台让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让自己更自信,更自知。功夫不负有心人,被鄙视了千百回之后,终于有两家咨询公司眷顾了我,给了我机会。六月中旬开始在一家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实习,在公司的这几个月,给自己带来一次质的飞跃,学会了很多,思维方式也有了很重要的转变。以前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想法,常常会觉得别人也是这么想的。现在会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归纳起来,觉得公司教给我的:
更多关注对方是怎么想的。
你认为是对的,并非就是对的;你认为别人不对的,也并非就是错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你自己再好,也是需要包装的。
团队不是一句口号,是要去实践的,是together every one achieves more!
沟通的过程不再是你说了什么,更应该关注在说话的这个环境中,你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对方接收到的是什么。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一批进去的有十个人左右,可能我做的事情是最多的吧,成为我们团
队的leader,我总是把自己放的很低,多干活,多参与。我觉得在实习的过程中就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勤勤恳恳做事才是。给自己做事的守则就是:吃亏是福!
C、研二:求职进行时
2006年的招聘来的有点早,九月刚开学,就有不少公司开始把招聘信息挂到网上,所以我们求职准备也开始的比较早。九月份就和几个朋友一起组建了“一起来吧”团队,大家互相修改简历,一起网投,我的简历自己之前修改了很多遍,已经觉得非常完美了,团队的兄弟姐妹还是把我的简历批的一无是处,找出了非常多的毛病,对我后期找工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简历投出去,好一些的公司很少有在简历关淘汰我的。我们团队每天聚会开讨论会,做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练口语和进行模拟面试。原来是早上6:30练口语,晚上一起小组讨论。坚持了一段时间,觉得强度太大。后来就把两项活动一起安排在晚上进行,我们还专门开了一个博客和QQ群,及时沟通信息。我们常常会做一些头脑风暴,并对一些面试题讨论,模拟面试。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够在信息上及时分享,可以互相帮忙投简历。
说到投简历,像在其他学校(比如武大,财大)有一般的宣讲会时,自己基本不用去参加,可以让他们本校的朋友帮我投,广积的人脉让我更得心应手,武汉各个高校里的招聘信息常常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而且朋友间的及时沟通可以让我们彼此分担求职中的许多烦恼。在我们一起来吧团队中,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每一位伙伴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家都谈到一个定位的问题。我觉得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优劣势,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兴趣爱好,肯定会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同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作调整,我一开始觉得自己很适合做市场的,期待做管理培训生岗,后来想去外企,不过在网申了几家,也面了几家外企后,我对自己的英语彻底绝望了,估计我的口语只有上帝能听的懂,所以后来除了外资咨询公司,基本不投外企叻(没有把外资咨询公司排除,是因为我有比较丰富的咨询公司实习经验,相信自己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在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中心态不断的在变,九月十月的时候是满怀信心和期待,目空一切。我们团队里的大部分伙伴在自己的院系中都是传说中所谓的牛人,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很容易让自己也觉得是个牛人(至于是不是,还得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才行)。早期投简历为了练面经,海投,很多公司很多岗位都投了,面了销售岗,市场岗,数据分析岗,人力资源岗,战略规划岗。我的伙伴说我都可以自己一个人开一个公司,一个人做所有岗位。不过的却积累了不少面经,但也消耗了太多精力,方法有可取的地方,但有些极端。早期是把咨询和银行分别作为第二和第三选项的,基本上没有投这一块的简历,把精力都放在了第一选项(公司的市场销售岗)。到十一月份时,自己的定位渐渐发生了转变。银行和咨询分别成了自己的第一,第二选项。开始关注这两个行业的招聘信息,简历通过率非常高,印象中投这两个行业的简历通过率接近100%。一开始对咨询还不是很在意,所以有些笔试,面试放弃了。后来才引起重视。
对银行的关注也是很偶然,自己一直对银行不甚了解,一直以为里面很没有活力,很呆板。其实后来的了解发现并不像自己原先想的那样。咨询公司这一块吧,像远桌,问鼎都是在第一轮面试中被刷了,拿到的咨询公司offer是新加坡开锐咨询公司(KRC)。就说说KRC吧,到了十一月底,对咨询和银行已经非常重视。KRC是在武汉大学开的宣讲会,现场做了性格测试。当天晚上十一点接到电话通知第二天下午帅府饭店面